长沙歌括 (长沙歌括方解)

长沙娱乐 06-25 阅读:27 评论:0

前言

《长沙歌括》是一部记录长沙民间风俗习惯和语言的著作,成书于清代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。作者为长沙府同知吴荣光,共收录了700多条长沙方言词语和俚语,对研究长沙民俗和方言有着重要价值。

内容概要

《长沙歌括》分为两卷,共收录了400多首竹枝词和《长沙歌括方解》一书。
  • 竹枝词:竹枝词是一种流行于清代的民间歌谣形式,具有讽刺和幽默的特点。吴荣光在《长沙歌括》中收录了300多首竹枝词,反映了当时长沙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社会风气。
  • 《长沙歌括方解》:《长沙歌括方解》是对竹枝词中所出现的长沙方言进行解释的著作,共收录了700多条长沙方言词语和俚语。这些词语和俚语生动形象,反映了长沙方言的独特魅力。

语言特色

《长沙歌括》中的竹枝词和方言解说语言生动活泼,具有鲜明的长沙方言特色。
  • 长沙方言词语:《长沙歌括》中收录了大量的长沙方言词语,例如:"晓得"(知道)、"老子"(父亲)、"老娘"(母亲)、"俫"(泼妇)等。
  • 长沙歌括 (长沙歌括方解)
  • 长沙方言俚语:《长沙歌括》中还收录了许多长沙方言俚语,例如:"狗鸡"(胡闹)、"吃长疔"(告状)、"过角"(打架)等。
  • 拟声词和象声词:《长沙歌括》中使用大量的拟声词和象声词,例如:"嘻"(笑声)、"扑通"(落水声)、"吱呀"(门响声)等。

文化价值

《长沙歌括》是一部珍贵的民俗文献,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。
  1. 反映长沙民间风俗:《长沙歌括》中的竹枝词和方言解说真实反映了当时长沙民间风俗习惯,如婚丧嫁娶、饮食起居、节庆活动等。
  2. 记录长沙方言:《长沙歌括》收录了大量的长沙方言词语和俚语,为研究长沙方言提供了宝贵资料。
  3. 展示长沙民俗:《长沙歌括》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,展示了长沙民俗的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。
  4. 启发后人创作:《长沙歌括》中的竹枝词和方言解说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,启发了后人创作出许多反映长沙风土人情的作品。

结语

《长沙歌括》是一部记录长沙民间风俗习惯和语言的宝贵文献,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。通过对竹枝词和方言解说的解读,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长沙民俗和方言的特色,感受长沙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长沙桑拿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